大社廠房,大社廠房出售,大社廠房出租

目前位置:
  1. 首頁
  2. 不動產知識

大社廠房,大社廠房出售,大社廠房出租.租高雄市大社廠房出租有水電天車廠登,找合法便宜的新廠房.中古小廠房買賣,租高雄工業區的廠房出售,租大社廠房,大社廠房買賣.查詢大高雄工業區廠房價格實價登錄價格行情,請找高雄廠房仲介-www.高雄廠房土地專家.tw

分享到facebook 分享到line
第1頁805807最後頁
共8876筆/共888頁
日圓狂貶台灣人前進日本置產掀熱潮2022/06/22發佈

▲日本房市向來穩定,相較台北,入手門檻低、投報率高,值此日圓狂貶,前進日本置產掀熱潮。(圖/業者提供)



隨著台灣房地合一稅2.0版上路,及近二年來日圓匯率持續低點,前進日本置產再掀熱潮。深耕台灣及日本房產15年經驗的房產達人張本宇浩表示,高資產族群喜愛入手日本房產主因,除了日本房市向來穩定外,日本東京房地產與台北相比,入手門檻低、投報率高也是一大誘因。



張本宇浩是株式會社Keyvest Japan(丰睿國際)不動產營業部部長,據他以整體大環境來比較,日本比起部份新興市場國家,政經環境風險低,不論是人文生活條件、經濟環境或是友善的房市政策,確實較易獲得外國投資人青睞,再加上貨幣寬鬆、日圓貶值等因素,更有利於房市的布局。



就丰睿國際為例,以服務高資產族群客戶為主,許多客戶將重心放在東京23區的房產物件,就長期來看,投報率可以達到4%~5%左右,如果是在週邊的琦玉縣或是神奈川,則有機會獲得更高的投報。不過,張本宇浩建議,整個東京最核心的23區面積大約是雙北市的25%,但卻容納1.5個雙北的人口數,因此,相較週邊地區更好出租、好出售,較適合剛入門的投資者。



此外,如果資金準備充足,張本宇浩建議投資者可以選擇東京23區且屋齡在5年以內的整棟建物下手,因為,整棟建物在融資上較為容易,且一次擁有多戶出租,更能平均分攤「空室風險」。



相較於過往台灣房地產驚驚漲時代,現今不論海內外,想要投資房產還須專業資訊輔助,不論是房產的脈動、趨勢變化、標的物選擇時機等等,尤其是海外投資,更需要瞭解兩國風俗民情、金融、相關法規等方面的專業房產顧問協助。



張本宇浩不僅在台灣擔任過房仲,移居日本之後,更在日本房產業默默耕耘了多年,因此對於兩邊的差異以及需求能夠深刻理解,很願意站在客戶角度提供建議。至於許多跨國投資人所擔心的貸款、融資方面的諮詢,以及房產購入之後,後續所衍生的管理、租賃、買賣等問題,Keyvest Japan團隊都有專業夥伴可以提供協助。



事實上,不只是房產投資,Keyvest Japan更曾協助台灣新創公司前進日本,從公司登記、辦公室尋找、員工住宿等一連串的服務,並提供日本稅務、法務的友善資源,讓這些公司在日本開創事業初期能更加順利。由於疫情阻隔,團隊善用遠距視訊看屋、簽約等貼心服務,為投資者解決相關煩惱。







【資料來源:YAHOO!奇摩 房地產新聞】







 

改建夯,西門町「透天群」飆出區域最高價2022/06/22發佈

根據實價揭露最新資料顯示,位於台北市西門町的一處透天群,原本是由三溫暖等業者經營,不過2021年11月實價揭露,160坪商四土地的透天群,以總價6.7億元成交,創下萬華區透天實價總價的新高,歸納其中原因「面積較大、商四土地、危老獎勵」,都是推升地價的主要原因。


▲透天改建夯 西門町三溫暖透天群飆出區域最高價(圖為西門町示意圖)

▲透天改建夯 西門町三溫暖透天群飆出區域最高價(圖為西門町示意圖)

此次揭露的西寧南路120、122、124號;隆昌街2、4、6、8號,實價揭露金額6.7億元,換算每坪土地單價達420萬元,交易總價是萬華區透天的最高價,而該筆建物2021年還曾流入法拍市場,根據法院筆錄資料顯示,當時承租方包括有藝品店、廣告工藝社、機車行、眼鏡行、理髮廳與三溫暖等,另外,根據理髮廳的公告顯示,原租處即將改建大樓,已經在4月搬到新住所,從公告資料也反映了該區即將改建。



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表示,萬華地區發展較早,區域內有不少老舊的建築物,這幾年受惠台北整體房價穩步走揚,萬華地區房價比一路之隔的中正區便宜,吸引一些客戶跨區購屋,近年一些萬華區推案也能夠順順銷售,也增加建商信心,尤其該筆土地又屬於高容積的商四土地,加上若申請危老獎勵可以蓋得更多,因此才出現開發商進場搜購老透天的現象。



根據實價揭露顯示,萬華地區2021年以來萬華地區總計有3筆交易金額超過億元,分別位於西寧南路、西園路一段、中華路一段巷內等區域,買方應該多著眼於未來改建開發,同時統計北市建管資料顯示,北市2021年以來在萬華地區已經有22案審核通過,反映開發早屋齡老舊的萬華區,也是危老的改建新熱區。


▲2021年以來萬華破億透天厝實價紀錄







【資料來源:YAHOO!奇摩 房地產新聞】









 
求租文附美照 潛藏租屋市場大警訊2022/06/22發佈

近期以來,臉書知名的租屋社團中,頻繁出現租客附自拍照片的求租文引起討論,有網友質疑此舉的正當性;當事人回應,附圖是為增加貼文能見度,接觸更多潛在房東。求租文附照片的風氣蔚為風潮,且這招式確實很有效,已有不少人採取此方法租到理想房屋。



無獨有偶,根據外媒報導,英國正掀起一波「租客競價戰」,求租者除須準備更多現金,還得提供孩子的履歷、寵物乖巧的照片,證明自己是優良租客,爭取房東的青睞;報導內文甚至用「租房選美比賽」形容此情形。當地房屋租賃業者也提到,為租到理想房屋,近日越來越常見有租客提前支付3個月,甚至半年的租金。



英國租屋市場之所以掀起競價戰,便是因為待租房源短缺,市場供不應求問題日漸嚴峻,為租到條件較好的房屋,租客只能比財力、拚人品,這也讓房東更加強勢。不僅英國如此,連德國也興起「租客面試」風潮,租客需附帶履歷來爭取搶手的租賃物件。



看回台灣,因租屋黑市問題遲遲未解,房屋租賃市場的供需落差連粗估都難,因此,要察覺租屋市場問題,僅能從繁枝末節下手。而近日租屋社群越發常見的「求租文附照」,便可視為租屋市場好房難找的警訊;若從反向思考,如果符合需求的租屋選擇很多,租客何必多此一舉?



政策上路 為房東創造漲租空間



住展房屋網企研室指出,更令人擔憂的是,大環境有諸多因素正為租金創造上漲條件。首先,央行升息及囤房稅上路,將拉高部分房東持有房屋的成本,促使房東提高租金。



其次,近期眾多畢業生相繼從大學附近搬至工作機會多的區域,因實務上多數社會新鮮人,未能全然掌握區域租金行情,這群人所簽訂的新租約,恐將成為租金行情的上漲動能。最後,300億元中央擴大租金補貼於7月初開放申請,將提高多數租客的租金負擔能力,另也難避免握有主動權的房東,會將租客申請租金補貼所衍生的稅金,轉嫁給租客。當租金節節攀高,未來無殼蝸牛要面對的,恐怕不只是「買不起」的問題,還得面臨「租不起」的困境。










【資料來源:YAHOO!奇摩 房地產新聞】









 
房貸升到2%壓力超大? 股魚曝當年「2.7%+20年」:沒那麼嚴重2022/06/22發佈

 



通膨壓力高漲,我國央行升息1.5碼因應,讓不少房貸族哭喊壓力遽增。不過投資達人股魚分享當年購屋,不僅利率2.7%,年限也只有20年,認為當前升息沒這麼恐怖,更可以降溫房市。



股魚昨日在臉書針對新聞報導「年底房貸利息恐飆升至2%,創14年新高」發文,指出當年買房是因為租屋遭房東收回被迫搬遷,才興起的念頭。當時花了大把時間所找到的銀行房貸利率,條件最優也只有限期20年、利率2.7%左右,付完頭期款和買小家電後,身上就僅剩5萬元,讓他真有種重新來過的感覺。


通膨壓力高漲,全球掀起升息潮,房貸族也覺得壓力倍增。(圖/Unsplash)

 



股魚坦承,購屋後其實沒什麼動力提前還款,當時不論市況好壞,他的資金都放在股市居多,頂多是股市好時多買,股市不好時就觀望等更好的價位,就這樣邊投資邊還房貸,如果收入多一些就多還些本金。隨著時間過去,還款從一開始很痛苦沒什麼玩樂,到後期貸款本金下架,股市獲利現金流增加,偶爾還能安排出國旅遊轉換心情。



股魚指出,其實就像訪間常說的「背20年房貸不代表要20年還清」,現在利率升到2%看似很恐怖,但以他當年利率2.7%揹20年來看,現在房貸從1.31%升到1.7%,加上還有30年、40年和寬限期等相關措施可運用,只要不過度槓桿買超過能力負擔的房子,應該沒這麼嚴重,而且過去的低利使得房價增長不少,現在升息雖然會降低貸款能力,但也可能讓增長的房價降溫。



貼文曝光吸引不少過來人認同「看過7%房貸的,真的覺得2%真的沒啥感覺」、「我老家房貸曾經13趴的利率,一路貸款一路來到最低1.31趴」、「背過4.8%的路過」,但也有部分人認為基準不同不該同比,「但想當年的房價,跟現在的房價,我願意想當年的房價,20年貸、2.7%」、「以前1000很好用,現在1000幾乎買沒什麼」。







【資料來源:YAHOO!奇摩 房地產新聞】







 

梭哈買房還是終身租房?萬年話題網戰翻2022/06/21發佈

面對生命各個階段,我們總是被賦予不同的人生目標,而結婚、買房是社會眼光對年過30人們的兩大檢核點,其中又以「買房與否」這個牽扯到細瘦荷包的議題成為網友的萬年辯論焦點。究竟是該將存了十幾年的積蓄梭哈,以確保能在自己的小窩裡安心養老;或是持續當他人口中的「無殼蝸牛」,雖有隨時被房東趕出去的風險,但保有更多的現金流?一起來看看網友的論點吧!



《Social Lab社群實驗室》透過《OpView社群口碑資料庫》追蹤近三個月內「買房派與租屋派」話題的網路聲量表現,了解有關網友熱議的買房與租房理由。



名下有房心裡真的比較踏實?租屋派更在意「自由」



觀察網路上的相關話題,可以發現「買房」、「租屋」兩派網友的討論,絕大部分聚焦在存款,不過仍有許多因素影響著人們為頭期款打拚的意願。其中,「買房派」的網友多以安定自主為首要考量,認為身為「房屋的主人」對居家空間才能更自在地安排,親手打造自己「夢想中的家」,除了裝潢、擺設有更高的自主性外,也不用擔心租房網上經常出現的「#禁寵」、「#限男/女」等等字眼。



若從現實層面來看,房產可以做為「增值保值品」及應付「社會眼光」。現今房價節節攀升,不少早期持有房產的人都笑咪咪,可以說握有一間房,能在某種程度降低對於通貨膨脹、經濟動盪的擔憂,有網友就提到「台灣房價還是長期向上,大多數人還是認為買房比較保值或增值吧」、「買就對了,至少不會跌,抗通膨」,認為房產在現階段來說相較其他金融商品穩健而持續走揚,不過也有網友提醒,若是為了投資買房而大玩槓桿也不是明智之舉;也有許多網友提及自己到了一定年紀,便不自覺擔憂名下無殼會受到外界的輕視、瞧不起,買了房之後心理才比較踏實。



另一方面,支持「租屋」的網友則是最關注養房子的問題,若房屋出了狀況,維護修繕往往耗資費時,而對於寄居的租屋族來說則「不用擔心房屋修繕問題」,頂多搬家便能了結一切。不少網友便分享前陣子雨勢不斷,下大雨之後房屋漏水,抓漏等工程搞得房東焦頭爛額,也有屋主現身表示「這套(漏水的)房子是我夫妻省吃儉用到處借錢,又貸款才買的房子,但也是我們夫妻倆要拚一輩子的,就這樣付諸東流」,可以說購入房產有時也被視為一種風險。



此外,現金流能否自由運用也是租屋派網友的關注焦點,有些人認為租屋「錢才不會卡在房貸上」並更能「維持生活品質」,無論是投入股市、申購基金,抑或是投資、療癒自己,賺進薪水之後不用分一大半餵養房貸,而是可以更自由地安排、規劃資金,有人就提到「未來會有很多人窮得只剩下房子」、「現在買房、養孩子只能擇一!不然房貸跟教育費會拖垮生活品質」,認為就算傾盡所有換來了一份房屋自有的歸屬感,卻犧牲了生活品質,並不一定是件好事。







【資料來源:YAHOO!奇摩 房地產新聞】









 

談房市政策:資產與正義的取捨2022/06/21發佈

台灣住宅政策基於居住正義,讓很多想買房的人,免於因投機客炒房而無力一圓購屋夢,所以打炒房非常重要。但是打炒房也應考量維護既有房產的資產價值,台灣金聯董事長施俊吉說,現有住宅總量為890萬戶,去年的交易量為16萬戶,交易量占總量的比率不到2%,其中房屋炒作的比例應該更低,因此在擬定打炒房政策時,必需顧及98%把房產當作長期資產持有的民眾的心態:他們會不會因為房產價值減少,而減少有效需求,拉垮經濟成長。



 施俊吉認為,房價多少才算合理,事實上很難有一個判斷標準,因為決定房價的因素很多,包含區位、地價、建材、構造標準、土地使用分區限制、建蔽率、容積率、公共設施、樓層高低、景觀與環境等,因此導致成交價格的差異,即使是同一棟大樓、同一樓層相鄰的二間房屋,價格也會不一樣,尤其房價還會因為經濟景氣循環變化而有所波動。



 也就是說,不分區域一味壓低房價,對於98%原已持有房產的族群來說,將造成其資產價值的減損,此非公平的政策,所以「應該打炒房,不要打房」。



 施俊吉指出,政府必須做的是「全力打擊人為投機炒作以獲取暴利」,例如財政部實施房地合一稅、央行發動選擇性信用管制等政策,都能落實居住正義與房市健全發展。



 台灣這波房價上漲,相較於美國、紐西蘭等國家要來得相對溫和,施俊吉強調,「主要就是我國政府出手打炒房打得早」,而且採取租稅政策控制房價遠比貨幣政策有效所致。貨幣政策的目標在穩定物價和達成充分就業,是一種影響層面很廣,精準性也相對不足的鈍型工具,因此別拿利率(貨幣政策)對付房價,租稅才是最有效的工具。



 例如政府於2021年7月1日實施的「房地合一稅2.0」,透過稅率大幅度調整,對持有二年內的交易移轉利得,稅率都被拉高到45%(原為35%),持有五年內的稅率也提升到35%,確實能打擊短期持有的投機客,有效抑制人為炒作。施俊吉說,「台灣金聯的平價住宅活動,也同樣為落實居住正義,要讓民眾知道合理的房價在哪裡,起了帶頭示範的作用」。







【資料來源:YAHOO!奇摩 房地產新聞】









 

大數據查稅 瞄準包租公2022/06/21發佈

財政部正針對五至十戶非自住房屋的房東啟動第二輪專案查核,查核至2023年底,計有7,700人首當其衝。為因應內政部逐步推動租金實價登錄,據了解,財政部房東大查稅措施最快自2024年起加入大數據查核,即「全面清查」轉為「大數據查核」。



 財政部針對房屋稅基路段率、房屋標準單價等,皆運用初步資料如買賣實價登錄資訊、當地成交價評定稅基,未來則會運用租屋實價登錄資料勾稽房東收入,以達租金收入課稅透明化。



 在央行四度強化選擇性信用管制、內政部實價登錄2.0與禁止紅單交易、金管會限制第三戶以上房貸金流,財政部對囤房大戶查稅及房地合一2.0等措施多箭齊發下,近期成效顯現,5月六都買賣移轉棟數2.3萬棟約年減8%,建築與購置住宅貸款成長都趨緩。



 不過,財政部高層強調,即使房市降溫,但包租公查稅措施不會中斷,我國將積極追查地下經濟稅基,至於內政部推動的「公益出租房東」則不會列入查稅對象。



 財政部去年啟動「個人間房屋租賃所得專案查核作業計畫」專案查核,首波今年3月完成清查持有十戶以上非自住房屋1,703人,補稅9,944萬元。



 財政部現正針對7,700位持有五~十戶非自住房屋者啟動第二輪專案查核,包括房東帳戶金流、滿租率、房屋評定現值設算每月租金課稅,而查核對象為十戶以上者四倍以上,查核時間從半年擴大到兩年,預計至2023年12月底。



 依房屋稅籍統計,我國約有50.2萬人持有非自住房屋,亦即潛在包租公。官員表示,待五戶以上查核專案完成後,約0.9萬名包租公將正式納管課稅,未來只需定期查核即可。



 至於剩下49.3萬名包租公,財政部有意運用大數據追稅。官員指出,財政部未來將評估全面查核持有三~四戶以上非自住房屋者必要性,或改以大數據查稅。未來若採用大數據,皆以租金市場揭露資訊做為課稅依據,藉此勾稽包租公收入,屆時稅局只會針對異常漏稅個案查核,不用全面清查,有效撙節稽徵成本。



 業者認為,現在實價登錄制度僅限經由仲介業者協助成交租賃案件,才必須申報,相對租屋市場絕大多數仍以房東自行出租為主,房東卻沒有申報登錄義務,以致難以追稅。







【資料來源:YAHOO!奇摩 房地產新聞】









 

房租 擬改為特別扣除額2022/06/21發佈

租屋族有福了!為減輕租屋族負擔,財政部研議修訂租金支出扣除制度,據了解,財部規畫修法方向分兩部分,首先在扣除額類別方面,將朝改列「特別扣除額」方向研議;至於是否要一併調高扣除上限,財部先前認為現行十二萬元額度夠用,但也有討論空間。



財政部官員表示,目前相關修法方向持續研議中,一旦訂出確切方案,最快會在九月開議的立法院新會期提出行政院修法版本,與朝野立委提出的修法案併案討論。



民眾每年五月列報個人綜合所得稅時,可選擇標準扣除額(每人十二萬元)或列舉扣除額(租金、捐贈、醫藥費等),但中低所得的租屋族多採用標扣額。民間團體批評現行租金支出屬列扣額,弱勢租屋族根本看得到吃不到。



若修法後租金支出改為特扣額,採用標扣額的租屋族也可列報租金支出,租屋族只要符合規定並檢附證明文件就能列報,以目前十二萬元上限計算,適用百分之五稅率的納稅人,約可省稅六千元。



住商不動產企劃研究室資深經理徐佳馨表示,不論是改為特別扣除額或是調高上限額度,對於一般低租金的租房族都沒有太大幫助,因為租屋族就算符合規定,須檢附的證明文件還是要由房東開立,很多租屋族會擔心被漲房租、甚至被趕走,最終還是選擇不列報,「大家會認為不報最省啦」。



徐佳馨說,政府立意良善,希望減輕租屋族負擔,但對於房東不願報稅的問題,還是要從人性角度思考,許多房東認為不申報也不會被抓,但若政府有訂出罰則,或許房東願意報稅的可能性會提高。



民間團體、在野黨高度期待租屋市場的改革,其中在稅負方面,朝野立委紛紛提出「所得稅法」第十七條修正草案,希望擴大租金支出扣除額度,照顧租屋族群,部分立委主張就現行列舉扣除額度調高上限;更多立委則建議改列特扣額,並同步調高額度,各提案中,最高調高至卅萬元。



若以立委提案估算,在維持採列扣額,但提高額度上限至卅萬元情況下,財政部估算稅損約七億元;若將現行租金列扣額改列為特扣額,且同步將上限提高至卅萬元,稅損將提高到近五十六億元。



而根據所得稅法規定,現行的特別扣除額共有六類,包括薪資所得、財產交易損失、儲蓄投資、身心障礙、教育學費和幼兒學前等。



據了解,財政部不希望扣除額過高,因為現行列舉租金支出達到上限十二萬元者,多為所得總額超過四千萬元以上的納稅人,若在現行機制下調高上限,恐難達到照顧弱勢租屋族的政策目的,改為特扣額是比較可能的作法。







【資料來源:YAHOO!奇摩 房地產新聞】









 

換工作注意 申請房貸當心利率變高2022/06/21發佈

▲專家表示,轉換工作期間若要辦房貸,但只要能出示前一份工作的所得資料,以及新工作的收入證明,通常影響不大。(圖/NOWnews資料照片)



有民眾購買預售屋,近日即將交屋,得開始準備申辦貸款,但因剛好碰上工作轉換的時間點,令人不免擔憂「會不會因此影響貸款條件?」對此,專家指出,如果已經找到下一份工作,通常問題不大,但就怕「裸辭」,對銀行來說就會有風險,此時就必須透過出示有力的財力證明或保人,才有可能不影響貸款條件。



民眾陳小姐2年多前簽下一戶預售屋,近期建商通知預售屋可以提前完工交屋,但剛好轉換工作的她,不免擔憂會不會因為辭去原先工作,而新工作還有3個月試用期,此時申辦貸款的條件因而受到影響?對此,信義房屋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表示,銀行評估貸款條件,主要依申貸人前一年度的所得資料,以及近幾個月的薪資證明,以便判斷申貸人是否有穩定的收入;因此,即使剛好轉換工作期間要辦房貸,但只要能出示前一份工作的所得資料,以及新工作的收入證明,通常影響不大,尤其若新工作是百大或國營企業等,基本上不需要太擔心。



不過,曾敬德提醒,如果是辭去原本工作,但還未找到下一份工作者,這段就業空窗期間申辦房貸,條件就即有可能不如預期,利率恐怕就會比較高。



大家房屋企劃研究室專案副理郎美囡進一步說明,個人的收入、任職企業,通常會影響房貸利率,而物件座落的地點、屋況等條件,則會影響貸款成數。因此,如果申辦房貸時,可以提供原本工作的扣繳憑單,並根據各家銀行要求,提供新工作的任職證明等文件,對於利率影響不會太大,除非是還沒有找到下一份工作,「可能就要提供比較強力的財力證明」,例如存款、定存、儲蓄險等證明,或是找有穩定收入的二等親以內親人擔任保人。







【資料來源:YAHOO!奇摩 房地產新聞】









 

商用不動產交易歷年次高2022/06/21發佈

▲辦公與工業地產成雙引擎支撐商用不動產H1交易,其中辦公室交易規模超越工業地。(圖/NOWnews資料照片)



信義全球資產統計2022年上半年上市櫃法人商用不動產交易,總交易金額為701億元,雖較去年同期減少47億元,但仍為有統計記錄以來的第二高,交易熱區以台北及台中為主,兩區域都有破百億規模。以產品類別看,辦公與工業地產成雙引擎支撐H1交易,其中辦公室交易規模超越工業地產,也較去年同期成長逾一倍,保險公司是主要關鍵買方。



辦公室類交易上半年規模達243億元(佔整體35%),以台中及台北為熱區,且台中交易規模超車台北。交易規模次高為工業地產類,達232億元(佔整體33%),熱區為桃園、彰化、新竹,在企業自用以及物流倉儲業布局需求下,工業土地是此類的主要交易產品。另外,廠辦類交易則以97億元排名第三(佔整體14%),其中有兩筆為整棟交易,包含領航家投資興業以30.68億元買下內湖的長虹豐匯商業科技大樓,以及旭隼科技以13.98億元買下汐止的富鼎科技大樓。



信義全球資產總經理柯宏安表示,上半年商用不動產市場主要有三項因素支撐:第一,疫情爆發讓消費習慣改變,電商運輸業對物流倉儲購置布局更為積極迫切;第二,台商回流與產業升級營運,除設立工廠外,對於辦公室需求更明顯;第三,有了前述產業需求實力為後盾,保險業更能勇於布局收益型標的,今年上半年保險業投資商用不動產就達254億,也是有統計以來的保險業歷年H1最高記錄。不過,上半年商用市場並非沒有隱憂,在疫情升溫、央行連續信用管制政策,在3月升息1碼後,已看到Q2(273億元)交易規模比Q1(428億元)縮減。



柯宏安總經理進一步分析下半年商用不動產市場可能趨勢:第一,Q3商用市場調節觀望遞延的機會高。目前俄烏戰爭、原物料成本飆漲、國際股匯市波動、國內疫情未緩解下,加上6/16央行為調節通膨壓力與穩定經濟,宣布再度升息半碼,都預先為下半年市場投下變數。



第二,自用型買方仍是主力但購置會趨謹慎。面對經濟情勢變動,企業資金運用會更注意營運成本與股匯利率的風險變動衝擊,短期會更專注本業,會以體質佳的企業較會持續購置資產。



第三,收益型買方購置區位移動但難度也提高。在持續升息壓力下,收益型買方勢必提高租金要求報酬率標準,包含壽險業者也是,但北部已不易有高投報產品,因此由北往南佈局會更明顯,甚至像物流倉儲類等工業地產才可能有較高投報。



第四,實質需求遞延至Q4出籠機率高。這幾年台商大舉回流,整體產業發展體質佳,企業購置商用不動產的實質需求應不至消失,若Q3整體經濟狀況無惡化且疫情能降溫,預估實質需求壓抑遞延至Q4出籠機率較高。



面對快速變動局勢,信義全球資產總經理柯宏安也提醒,置產商用不動產的企業有三項需注意點:首先,面對升息壓力有些屋主可能希望漲租,對於標的條件好或營運實力強的承租企業,可能還有機會調漲,但若標的條件較差或承租方付租能力較低者,調租可能導致承租戶搬離,反而會面對空置與貸款利息的兩頭壓力;其次,收益型買方在移動投資區位時,需留意不同地區及產品會有不同的投資效益與風險性,投資佈局上應注意平衡;最後,政府信用管制政策會影響企業的可運用資金深度,而商用不動產有交易金額規模大的特性,因此買賣方在交易過程中,更需注意資金無法到位所造成的交易糾紛風險。







【資料來源:YAHOO!奇摩 房地產新聞】









 

第1頁805807最後頁
共8876筆/共888頁
聯絡資訊
地址:高雄市鳳山區保南二路51號
電話:(07)796-1850
(07)796-1850客服電話
傳真:(07)796-1848
網站QR Code
http://www.高雄廠房土地專家.tw-Web-QR-Code
網站資訊
瀏覽人數:246,441
房仲登入:登入
免責聲明:House-Info房屋網平台系統為租用式開放房屋買賣網站建置平台,僅提供會員查詢-大社廠房,大社廠房出售,大社廠房出租-等房屋資訊參考,並不涉入任何諮詢、交易。 物件(服務)聯絡人公佈的資訊、文字、照片、圖形、產權、廣告內容、或其他資料若有不實或違法情事,或與客戶聯絡交易過程中若衍生民事或刑事等法律問題,皆與House-Info房屋網站無關,所有商標、文章、名稱等版權,皆歸屬原著作者所有!